农民消费也时尚——广元乡镇新春集市见闻
新华社记者 萧永航 刘海
编者按:春节期间,新华社连续推出两篇稿件,反映广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基层党委政府谋求发展、造福群众的相关举措。本报今日特集中推出该两篇稿件,以飨读者。
逛超市、添家电、补婚照、泡书吧……新春时节,走进四川一个普通的山区县城,红火的农村消费场景让记者感慨,沉寂多年的乡镇市场重现盎然生机。
“讲究品位,他们往往出手大方”
正月初二,四川广元朝天镇集市,人头攒动。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电器、家具等30多家商店,家家生意火爆。
“很多水果过去只能从电视上看到,今年我们农民口袋‘暖和’多了,买点稀罕水果,好让家人感受一下新年滋味。”三滩村的王秀春在水果店里一边挑选着新鲜水果,一边对记者说,“家里茶几上摆着水果盘,客人来时感觉体面些。”
明码标价的超市、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众多农民。仅春节期间,镇上一个名为“汇集”的超市每天营业额就超过10万元,干货、鲜果、烟酒、速冻食品等销售量明显增大。
“现在农民置办新衣,大多选择名牌产品,尤其是县城上那些养殖大户,只要商品质量好、牌子货,他们往往出手大方。”超市老板说。
“追求时尚,农民也不例外”
集市上有4家数码摄影楼,春节期间,来这里照艺术照的、照全家福的、补结婚照的,家家顾客盈门。
正月初三,小安乡一对50多岁的王姓农村夫妇,被女儿、女婿手挽着手拉进了照相馆,补照了一组结婚照,还定做了一套结婚纪念相册。“嗬,值!今儿都给补上 了。”披着婚纱的“新娘”打着哈哈说,“我们那个时候就只剪了个短发,买了几个夹子把头发一夹,就成了新娘。现在条件好了,今天来补起。”
当天下午,记者探访曾家镇两家热闹的手机店,发现里面有一大半顾客是农民朋友。“高档手机在我们村一点都不稀罕。”太平村刘老汉边挑选着手机边说,“亲戚朋友家都有手机,买部手机方便大家联系。”
“追求享受是人的天性。我们农民也不例外。”曾家镇明阳村的周元义去年搞蔬菜运输赚了10多万元,年前他把家具更新换代。“现在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另外农产品价格上涨,家里收入大增,我们也要学着城里人,享受享受。”周元义躺在新买的床垫上,乐呵呵地说。
“农村消费升温有利于经济循环增长”
在新建村,张成贵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但记者今年到他家,看到的是新落成的小洋楼,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席梦思床等家电家具一样也不少。“和城里家庭几乎没有差别了。要说缺,就还缺城里人开的小轿车。”有乡亲笑着说。
四川广元地处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特困地区,随着扶贫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消费日渐火热。统计资料表明,去年朝天区消费品市场的最 大特点是农村消费实现突破性增长。农村消费增加绝对额之多、增幅之大为建区25年来之最。去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24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
“农村消费升温,直接反映了农民增收。”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说,“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045元,比上年增加858元,涨幅达14.2%。农业增 收,必将促进农民消费品位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改变。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从深层次意义上讲,将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