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深圳市卫人委通报,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产科一名新生儿死亡,患儿死亡前曾接种过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加上此前的湖南、四川,已有4名婴儿因注射该疫苗死亡(本报12月17日A15版报道)。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康泰生物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并深入调查婴儿死亡原因,进一步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疫苗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事件新生儿接种疫苗后死亡 记者从深圳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了解到,该患儿是一名男婴,于12月17日10时31分“剖宫产术”出生,足月,当时体重是3150g。 该院办公室主任杨锦民告诉记者,新生儿出生时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出生时一般情况好。当日10时35分、10时37分,医生按诊疗常规分别给新生儿肌肉注射维生素K15㎎、乙肝疫苗(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0ug。 17日上午10时39分,新生儿突发面色紫绀,呼吸不规则,哭声小,该院立即实施抢救。“在接种疫苗2至3分钟后,患儿突然出现缺氧,有问题的迹象”,杨锦民说,患儿不见好转,情况持续恶化,当日11时45分,抢救无效,患儿临床死亡。 通报尚不确定与疫苗有关 目前,新生儿家属对死因提出疑问,并书面向医院提出索赔要求,怀疑死因与接种的疫苗有关。“医生说孩子哭了5到10分钟,在那之间,就是打疫苗的时间,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了,法医说孩子的发育都很好,都很正常。”该名新生儿的父亲说,由于其妻子非常喜欢孩子,怕妻子承受不了打击,暂时还不敢告诉她孩子死亡的事情。 杨锦民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院方已经与患方协商好,于12月19日共同申请法医部门进行尸体解剖以明确死因。 据记者了解,此前湖南省两名注射康泰生物疫苗后死亡的婴儿,其注射的疫苗批号分别为,C201207088、C201207090。而此次在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的疫苗为C201207086,目前均已经被封存。 21日1时许,深圳卫人委向社会通报该事故相关情况称,已经通知深圳全市各区暂停接种康泰生物生产的该批号乙肝疫苗。目前,尚不能确定该死亡病例是否与接种疫苗有关,需要等医学鉴定结果才能明确诊断。 回应生产企业称是偶发事例 据了解,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大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对于社会上的种种质疑声,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建三回应说,这是偶发事例。 张建三说:“基本上,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排除了死亡和疫苗有关。” 湖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立东透露,目前,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相关疫苗和药品进行采样,涉事疫苗样本已送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质量检查。此外,还要等婴儿尸检结果出来进行综合判断,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 那么,疫苗安全如何保证?婴儿接种疫苗又该注意什么呢? 据了解,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第二类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这次涉事的乙肝疫苗就属于第一类免费疫苗,一般由卫生部门负责招标、采购,疾控中心统一领取,领取疫苗时需要携带冷藏箱,并放置足量冰块,确保冷藏箱温度达到疫苗储存要求,再将疫苗放置冷藏箱中,运输至医院。 目前,在我国已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不良反应均需要报告和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均要进行报告,必要时进行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