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地产(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31.SZ,下称“中粮地产”)在融资方面动作频频。7月25日早间,中粮地产发布公告称申请三年期的31.25亿元的授信额度申请。 实际上,中粮地产虽背靠实力雄厚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粮集团”), 中粮地产保利地产招商证券但是近几年的主营业务发展很缓慢,2009-2011年,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1.64亿元、1.81亿元,远远落后于保利、招商等同属央企控制下的上市房企。为求发展,中粮地产早有扩张欲望,又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而楼市又持续低迷,中粮地产资金压力或进一步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它或将失去整合平台地位。 今年新开工面积骤降5成 中粮地产的前身是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投资管理公司将其所持有的2.78亿股国家股转让予中粮集团,中粮集团因此占股59.63%,成为中粮地产第一大股东。目前,中粮集团持有股份9.18亿股,占总股本的50.65%。虽然拥有如此“富爸爸”,但中粮地产的业绩却一直疲软。2009年中报业绩预告时,大部分开发商都强势吸金,但中粮地产却首次亏损,让业界大跌眼镜。 2010年,中粮地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亿元,比2009年甚至还少了1.01亿元。201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下降2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25.67%。远远低于招商、保利等央企房地产企业。 不过,中粮地产却认为自身发展势头良好。“从2006年至今,公司总资产累计增长934%,平均复合增长60%;净资产累计增长317%,平均复合增长33%;利润总额累计增长487%,平均复合增长42%。这几年来,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粮地产方面如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业内分析称中粮地产主营业务盈利不好,与其这几年住宅业务进展比较慢有关。实际上,为了发展住宅主营业务,2010年中粮地产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决定要大力扩充土地储备。2010年,公司共斥资62.96亿元,在北京、成都、深圳、杭州、沈阳拿下了6幅地块。不仅如此,中粮地产还动用35.37亿元收购5家公司股权及项目,扩张规模接近100亿元,而当时中粮地产的总资产规模仅150.62亿元。有了土地储备后,中粮地产2011年住宅项目新开工102.66万平米,同比增加50%以上。 不过,中粮地产方面却认为“频繁拿地”的评价显得有点先入为主,“我们2010年才拿了6块地,怎么能算频繁呢?”中粮地产证券事务代表范步登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而今年,中粮地产计划新开工项目降至8个,新开工面积50.32万平米,同比减少51%,“全国大部分都减少了开工面积,不止我们一家。”范步登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有分析称这与中粮地产存货比较多有关。2011年末,中粮地产存货达到245亿元,同比增加88%,占总资产比重75%,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这是在2010年高基数上的再度上升。 “公司今年新开工面积减少首先是因为公司未开工项目的减少。”在给时代周报记者的官方回复上,中粮地产如是说明。 1 2 下一页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