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随着市场期盼已久的降准政策出台,A股市场做多情绪弥漫。上周,多头再度吹响集结号,沪指收获四连阳,冲高至2439点,逼近2500点整数关口。上周五,沉寂近两年的地产股异军突起,多只小型地产股封至涨停板,并带动水泥、基建板块大涨。后市,地产股能否扛起A股“春季攻势”大旗?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地产股集体异动或受户籍新政策和近期密集的微调政策影响,从市场的层面来看,后市若要持续反弹,还需关注两点:一是地产调控不会有更紧的政策或者相关澄清出台,二是板块轮动能够持续。 市场雷达两利好触发地产股升机 继上海“放宽”外地人购买二套房的传闻之后,国务院23日公布的户籍“新政策”再次刺激房地产股走高。上周五,地产板块整体涨幅超4%,领涨大盘,并带动水泥、基建等板块大涨。 中国政府网23日刊登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消息一出,市场人士解读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地产股将直接受益。 在楼市调控紧绷的背景下,任何与政策走向有关的风吹草动都会被资本市场放大。在此之前,芜湖颁布“救市新政”后,也曾引起地产板块一阵不小的波澜。A股房地产板块全线飘红,但新政在3天后就被紧急叫停,地产股应声下跌。市场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政策绑在了一起。调控政策的变动成为了股市房地产板块波动的主要因素。 该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板块的走势主要受政策面和基本面两大因素的影响,由于目前房地产股的低估值已经消化了基本面下行的部分风险,因此政策面(包括信贷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影响相对更大。 事实上,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将央行降准政策与房地产板块联系在一起,认为央行降准之后将释放4000亿元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促使房贷利率、尤其是首套房贷利率的下降,促进楼市刚需者购房意愿,有益于缓解持续僵持的楼市局面。 楔形形态暗藏多空争夺 在上周的交易中,A股在皆大欢喜的中阳线中结束了交易,一根“1200亿量能加30个点”的中阳线宣告了多头的胜利。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A股K线形态上突破了楔形的上轨2432点的压力线。但从有效突破角度来讲,要到达2432点的3%,即2504点的高度,且连续三天站稳才算有效。2500点附近的压力较大,若没有单日1500亿以上的成交量很难冲过去,故本周仍然隐藏着两个“惊魂点”。 第一个“惊魂点”可能出现在热点板块轮动上。近期,地产股频频活跃,而地产股是受政策调控打压最严重的板块,虽具有超跌特性,但在调控政策未真正放松前就说该板块具备重大投资价值或有风险。而最近市场真正活跃的一批ST股和问题股,如重庆啤酒和紫鑫药业,之前资金避之不及,如今这些个股却连续大涨。上周五它们已经露出些许获利盘出货的迹象,一旦主力扛不住就会来一个多翻空,从而引发市场的短期恐慌。第二个“惊魂点”是消息面。在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下,一旦传出例如对房地产政策再次从紧的利空消息,一轮由房地产板块大跳水引发的获利盘恐慌性出逃或在所难免。事实上,有分析人士从博弈的角度解读地产股上涨时表示,地产股上涨可能是一次阴谋,目的是烘暖市场,为前期遭遇爆炒的题材股出货打掩护。 不过,连续几天的中阳反弹,已让多头由不利转为有利,加之沪指量能突破1000亿元,市场强势基调进一步确立;而对空头来说,短线已没有退路,要么反戈一击、孤注一掷,要么必须撤离。 大盘目前还未真正有效摆脱楔形形态,一切皆有可能。现在正处于楔形的末端,2400点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平衡点,即无论向上或向下,新的突破空间只有150点,即向上的极限是2500点,向下的极限是2250点。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二是新华富时A50期指结算日,在目前沪深300股指期货高持仓下,空头很可能会要利用一下这个机会,本周走势或难以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