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城建[简介 最新动态]旗下房地产公司一楼盘的成交均价高于其在售楼盘的预售均价,疑似开发商私下提价销售,从而触动“一房一价”底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希望就此采访北京城建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城建未对此作出回应。成交价高于预售价 国家发改委的“一房一价”政策于今年5月1日落地实施已超半年,此政策的要点就在于要求开发商必须“明码标价”,在售楼处张贴每套房子的单价、总价、优惠等相关信息,公示后不得擅自上调价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的数据汇总后发现,“一房一价”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国庆以来,北京共有47个预售住宅项目入市,除了12个项目零成交外,其余有成交纪录的35个项目,34个项目的成交均价低于预售均价。比如10月2日拿到预售证并随后上市的百合湾嘉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预售价区间在23981~25622元/平方米,目前已成交的78套房源,成交均价为19106元/平方米。另一个楼盘运河湾家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10月19日拿到预售证,预售价区间在22790~25051元/平方米,目前已成交的26套房源的成交均价为17345元/平方米。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北京美联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张磊指出,以低于预售价的价格成交,目前已成常态,主要基于两个原因:首先,鉴于“一房一价”新政,开发商采取了“高报低售”的方式以规避政策,从而导致此类现象;其次,目前的楼市低迷之下,楼盘普遍采取折扣营销所致。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35个有成交纪录的项目中,有一个叫顶秀美泉家园的楼盘十分独特。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的信息显示,该楼盘于10月1日拿到预售证,目前共推出10栋楼,所有楼的预售均价区间为10157~12471元/平方米,但截至21日已成交的15套房源,成交均价却达到了12701元/平方米,超过了预售均价区间上限,与其余有成交纪录的34个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被疑提价销售 对于顶秀美泉家园成交均价高于预售均价的“异常”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有两种原因可能导致开发商违反“一房一价”政策。一是开发商有意先销售一些价格较高的房源,或是较贵的房源更受欢迎,销路更好,从而导致成交均价高于预售均价。不过,截至21日,该楼盘的签约率仅约5.24%。按常理,目前房价较低的户型,或折扣较大的房源,才更能吸引买方。另一种可能就是该楼盘开发商在“一房一价”之外进行了提价销售,从而导致成交均价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搜房网顶秀美泉家园楼盘销售页面,该楼盘此前的销售均价为12000元/平方米,11月2日后将预售均价提升至12500元/平方米,高于该楼盘登记在册的10栋楼的所有预售均价。 顶秀美泉家园项目开发公司为北京顶秀置业有限公司,后者为北京城建旗下房地产开发公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希望就该楼盘的相关问题采访北京城建新闻中心主任任学才,但对方手机一直无人接听。记者将相关问题以短信方式发给对方后,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一房一价”贯彻难 “一房一价”政策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已超半年,并且各个地方政府还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但该政策在实践中却难以得到认真贯彻。 1 2 下一页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