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一:将价高质优面积大的优质物业作为自住物业其他物业作为投资性资产 趋势二:置换优质物业作为唯一住房 上周三,“京十五条”正式推出以后,楼市一直笼罩着浓重的观望气息,交易量明显下滑。近日,本刊观察到,应对多项楼市调控政策信号,部分持有多套房产的购房者,开始整合手中物业,留下优质房源,将劣质房源进行抛售,或者是将手中劣质房源抛售之后,重新购买新的优质房源。究其原因,不乏因对限购、房产税等政策的担忧,而及早采取“符合当下楼市政策”的措施,我们将这一现象总结为“整房运动”。据悉,“整房运动”影响下的楼市交易正在成为一剂强心针,为打破当下观望气氛,注入动力。 从观望到行动 “整房运动”让楼市动起来 刘先生是一位在京工作十几年的外企高管,这些年挣了钱他在北京买了两套小户型,他说:“前些年,投资房产就投小户型,稳赚不赔!”但近期,他开始四处打听抛售手里的两套房。问其原因,他表示:“限购政策限制外地人在京购买第二套住房,而我们家庭五口人迫切需要换个大房子,只好忍痛割爱,卖掉小的,买套大的了。” 而另一位从上海来京创业的企业主胡先生则表示,他也想出售手中的几套房产,因为家乡出台的房产税使他心有余悸,保留优质物业,或是今后资产保值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当下像刘先生和胡先生这样对手中多套房产进行“整合”的人,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终极置业及多项调控政策的出台,是推动“整房运动”形成的主要动力。专家认为,全民观望、市场胶着并非调控的最终目的,追求公平、合理是真正的追求,楼市动起来才能实现理性发展的目的。 “良房”驱逐“劣房” 或成市场新现象 房产税、加息、限购令政策叠加形成的累积效应,将强迫单位家庭只能拥有数量有限的房子,或许就只有一套。分析政策影响,最终可能会对第一居所以外的住房根据住房面积等依据差别征收房产税,持有越多则税率更高。这时,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只能选择持有一套价高质优面积大的房子用于居住,而处理掉地段较差、品质不佳的房子。而改善型需求客户,则会抢着价格较低的机会换房,将欠佳的房产置换成最优质的房产。此时“良房”开始驱逐“劣房”。 研究政策及市场,我们发现楼市将出现一种现象,即“良房”驱逐“劣房”。知先机者已经开始行动,“整房运动”或成2011年楼市的一种新现象,而认识这种现象,把握商机则是市场从业者的应有之责。 |